找到相关内容95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“不看僧面看佛面”是什么意思?

    僧、佛都在“三宝”之列,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。 “僧”正在修行中,而“佛”已完成修行,“觉行圆满”。二者的阶次有高下。俗语“不看僧面看佛面”,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,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。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,给予帮助或宽恕。 如《西游记》第三一回:“古人云: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4578163.html
  • 来自佛教典籍的日常流行语

            志愿:出于《华严经·入法界品》,泛指志向意愿。   花花世界:《华严经》说:“佛土生五色茎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”后俗语“花花世界”源于此。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,尘世间。   抖擞: 抖擞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。修苦行的僧人,能断除对饮食、衣服、住处等贪著烦恼,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。《法苑珠林》中说:...

    羊城晚报-金羊网广州

    日常流行语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4/1458413908.html
  • 日本学者发现世界最早佛经抄本

    犍陀罗俗语,用古印度文字记载。此次是通过这一文字和经典的内容判明年代的。   抄本据说是对大乘佛教修行者开悟所需的六种修行“六波罗蜜”的说明,抄本还记载了从过去至现世出现的千佛名号及家谱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佛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1/0930597671.html
  • 曾跟历史开过玩笑的食物-窝窝头和慈禧

      窝窝头和慈禧   窝窝头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,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,呈圆锥状,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。人们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,底下留有个孔(北京俗语叫窝窝儿), 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,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。   关于窝窝头,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。庚子年间,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前夕,慈禧太后带着一千余人仓皇逃往西安。途中,西太后感到饥饿难忍,疲乏不堪。太监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10/12433014286.html
  • 甘肃定西佛协副会长侯印国赴兰州五泉山浚源寺参访

    俗语道学佛一年,佛在身边,学佛二年,佛在眼前,学佛三年,佛在天边,说的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失本心。三要多修法门。既要明白佛学道理,也要知道其他方法知识,为众生更多帮助。此外,理因法师还提到资金在慈善中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8/07302987824.html
  • 详说静乐庵之十一

    花荫之上,久久不愿离去。民间俗语:茶花朝佛不朝王。由此可见这两株大茶花与静乐寺院的密切关系。1993年2月,一个泰国旅游观光团到静乐庵参观游览时,恰逢两株茶花迎春盛开,灿若云霞,使得客人赞不绝口,一个个...

    李贵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1696495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7)

    刘禹锡:“刘郎不敢题餻字,虚负诗家一代豪。”[10]特别是到了北宋后期,俗字俚语公然入诗简直蔚成风气,而且在各种诗话中备受推崇。试看以下数则诗话:  王君玉谓人曰:“诗家不妨间用俗语,尤见工夫。雪止未消者,俗谓之‘待伴’。尝有雪诗:‘待伴不禁鸳瓦冷,羞明常怯玉钩斜。’待伴羞明皆俗语,而采拾入句,了无痕颣纇,此点瓦砾为黄金手也。”余谓非特此为然,东坡亦有之:“避谤诗寻医,畏病酒入务。”又云:“风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30156024.html
  • 蜜蜂在菩萨宝座安家 僧人护生大热天不开电扇

    蜂来富。”僧人说,按照俗语,蜜蜂来寺庙里筑巢应该是好事。   僧人介绍,他们做功课或是有香客来进香时,总能听到蜜蜂的“嗡嗡”声在耳边作响,但它们只是围着人飞,并不叮人。虽然蜜蜂不主动攻击人,但僧人们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安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15083110412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我常看到某佛教刊物,批评别人的消息,是不是真的,怎么不见对方答辩?

    殊不知正是暴露他的弱点。   俗语说:‘闲人口里出是非’,因为他‘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’,才会‘言不及义’,为了满足个己五欲的享受,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初机学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172011575.html
  • 临时抱佛脚的故事由来

    死罪,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。  后来,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,将这个故事及因故事产生的“临时抱佛脚”的俗语带入了我国。 原文链接:http://www.nyingma.cc/leobbs/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575354.html